周光权:进一步降低审前羁押率
来源:互联网作者:广州刑事辩护律师时间:2020-06-06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周光权
进一步降低审前羁押率
“报告里说审前羁押比例降低了,我认为还可进一步降低,尤其是涉及到民营企业家,涉及到一些轻罪的,要大量适用取保候审。”5月26日在审议最高检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充分肯定检察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最高检工作报告的三方面内容给周光权留下深刻印象:
“其一,是将公益诉讼的诉前化解纠纷作为检察机关追求的最高目标。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脱胎换骨的检察机关。
其二,在疫情发生后最高检连续发布十批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说明,检察机关把司法办案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紧扣起来。
其三,用专门的篇幅回顾了20年来刑事犯罪变化的趋势,同时在治理策略、应对措施的变化方面提出了检察工作思路。”
“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方面,检察机关不是强调指控犯罪越多越好,而是追求越妥当的处罚越好。”周光权说,检察工作应进一步降低审前羁押率,继续用好不起诉制度,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尤其要关注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同时还要紧盯疫情期间的办案质量,确保效率和公正兼顾。
周光权说,张军检察长的报告篇幅虽然比往年少,但是,内容实实在在,一点也不打折扣,原原本本地展示了检察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全体检察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检察机关理念更先进,职权配置更科学,机构设置更合理,社会参与度更广泛,这样的检察机关是党和国家放心的、也是人民需要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最高检工作报告有三方面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第一,一年多以来,最高检持之以恒地推进检察改革,优化检察职能配置,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脱胎换骨的检察机关。四大检察齐头并进,尤其是公益诉讼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将诉前化解矛盾作为最高追求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向法院起诉案件的数量,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第二,始终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切、最揪心的难题。在疫情发生以后,最高检迅速行动,从大量案件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连续发布十批典型案例,由此检察机关把执法办案和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解决紧扣起来。此外,对未成年人、医生、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利益的保护,也充分说明了检察机关的作为和担当。
第三,这次报告的最大特色是用专门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回顾了近20年来犯罪变化的趋势,同时在治理策略、应对措施的变化方面提出了检察工作思路。报告采用这样的写法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检察机关是法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国家治理创新的积极参与者,敢于思考、善于思考,能够结合执法办案的主职主业,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不是简单强调指控犯罪越多越好,而是追求“最妥当”的处罚。
周光权提出四点建议:
(1)下一步检察机关应进一步降低批捕率。目前,80%的批捕率从世界范围内看,仍然太高,应当持续推进取保候审比例都扩大问题。
(2)扩大不起诉的适用比例。对危险驾驶等轻罪,要用好用活不起诉制度。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复工复产之后,对民营企业家要在法律范围内尽量扩大不起诉比例,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3)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工作,尤其对公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比如对重罪犯尤其是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多次减刑后被释放,服刑期较短的问题,检察机关要监督好减刑、假释的每一个环节;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面过大的问题,要对侦查机关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把很多非常边缘的打工者或社会底层人员作为共犯予以立案、报捕,杜绝“抓人太多”的问题,实现“轻轻重重”。
(4)要紧盯疫情防控期间案件的办案质量,防止单纯追求办案速度“比学赶超”,确保实现司法效率和公正的有机统一,使得特殊时期的办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来源:检察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 证您的权利。